聚磷酸銨在不同作物上的應用研究【2018年度】
(一)陜西滴灌馬鈴薯試驗
1、試驗基本情況
試驗地點:陜西省定邊縣。定邊縣是全國主要的馬鈴薯種植基地之一,種植技術、管理水平等均比較成熟。
試驗地基本情況:土壤屬于砂性土, pH值8.2左右,偏堿性。
試驗面積:分屬兩家農戶的兩個地塊(編號為H1和H2),每個地塊均20畝。
施肥模式:旋耕底肥+膜下滴灌,滴肥頻率約7天左右
肥料類型:農戶自行購買的常規底肥和追肥;川恒公司生產的“植物緣”聚合1號12-18-18摻混肥、“福帝樂”20-10-30、15-15-30大量元素水溶肥
試驗處理:共四個處理。B1D1: 常規底肥+常規追肥;B1D2:常規底肥+川恒追肥;B2D1:川恒底肥+常規追肥;B2D2:川恒底肥+川恒追肥;
——說明:川恒公司提供的所有肥料中,均添加有其自主研發的聚磷酸銨原料,添加量在20-30%(以P2O5計)。其中,摻混肥添加的是14-65-0規格的APP,大量元素水溶肥添加的是18-58-0規格的APP。
2、試驗結果展示
從表中可以看出,川恒底肥(添加14-65規格APP)和川恒追肥(添加18-58規格APP)配合施用,可以顯著提高馬鈴薯產量(9%左右);單獨施用川恒底肥相比川恒追肥,對提高馬鈴薯的產量更加顯著;
表H1試驗各處理實際產量結果
處理 | 面積 (畝) | 商品薯總重 (kg) | 淀粉薯總重 (kg) | 商品率 (%) | 商品薯畝產 (kg/畝) | 商品薯較B1D1增產 (%) |
B2D2 | 5 | 16200 | 2500 | 86.63 | 3240 | 9.46 |
B2D1 | 5 | 15500 | 2500 | 86.11 | 3100 | 4.73 |
B1D2 | 5 | 15000 | 2400 | 86.21 | 3000 | 1.35 |
B1D1 | 5 | 14800 | 2350 | 86.30 | 2960 | - |
表 H2試驗各處理實際產量結果
處理 | 面積 (畝) | 商品薯總重 (kg) | 淀粉薯總重 (kg) | 商品率 (%) | 商品薯畝產 (kg/畝) | 商品薯較B1D1增產 (%) |
B2D2 | 5 | 16324 | 2600 | 86.26 | 3265 | 9.59 |
B2D1 | 5 | 15680 | 2500 | 86.25 | 3136 | 5.26 |
B1D2 | 5 | 15204 | 2500 | 85.88 | 3041 | 2.07 |
B1D1 | 5 | 14896 | 2400 | 86.12 | 2979 | - |
(二)陜西噴灌馬鈴薯試驗
1、試驗基本情況
試驗地點:陜西省定邊縣。
試驗地基本情況:土壤屬于砂性土, pH值8.0左右,偏堿性。
試驗面積:分屬兩家農戶的兩個地塊(編號為H3和H4),每個處理280畝。
施肥模式:旋耕底肥+葉面噴灌,滴肥頻率約7天左右。
試驗處理及肥料類型:共兩個處理,常規底肥+常規追肥(CK);川恒底肥+常規追肥(T)
常規底肥和追肥:農戶自行購買的常規用肥;川恒底肥:“植物緣”聚合1號12-18-18
2、試驗結果展示
從噴灌試驗結果來看,施用含聚磷酸銨(APP)的底肥,對馬鈴薯的畝總產均有提高。其中H3地塊顯著提高了商品薯產量6.67%,H4地塊對商品薯產量無顯著提高。當地農戶普遍認為,施用含APP的底肥,馬鈴薯的長勢更壯,肥效持久。
表 H3地塊各處理實際收獲產量
處理 | 商品薯產量 kg/畝 | 淀粉薯產量 kg/畝 | 總產 kg/畝 | 商品率 % | 畝收入(元/畝) | 投入成本(元/畝) | 純收益(元/畝) | 較CK增收(%) |
CK | 3000 | 1000 | 4000 | 75 | 5800 | 3200 | 2600 | - |
T | 3200 | 900 | 4100 | 78 | 6120 | 3207 | 2913 | 10.74 |
注:收獲時商品薯市場收購價為1.8元/kg,淀粉薯收購價格為0.4元/kg
表 H4地塊各處理實際收獲產量
處理 | 商品薯產量 kg/畝 | 淀粉薯產量 kg/畝 | 總產 kg/畝 | 商品率 % | 畝收入 (元/畝) | 投入成本 (元/畝) | 純收益 (元/畝) | 較CK增收 (%) |
CK | 2952 | 1092 | 4044 | 73 | 4307 | 3300 | 1007 | - |
T | 2975 | 1215 | 4191 | 71 | 4391 | 3310 | 1081 | 7.40 |
注:收獲時商品薯市場收購價為1.3元/kg,淀粉薯收購價格為0.43元/kg
(三)四川水稻底肥試驗
1、試驗基本情況
試驗地點:四川省什邡市馬井鎮唐家院子
種植作物:水稻(品種:荃優華占)
所用肥料:含APP的“植物緣牌”聚合1號17-17-17產品,肥料一次性施入。
2、試驗結果展示
2018年四川什邡水稻遭遇了揚花期強降水及持續高溫的影響,水稻產量相比往年都有普遍減產,如農戶對照施肥處理同比減產9%,而施用了聚合1號(含APP)的處理,同比去年增產10%。可見聚磷酸銨確實可以提高水稻產量,尤其在逆性環境下更能表現出較好的效果。
處理 | 面積(畝) | 鮮重(kg) | 鮮重畝產 (kg/畝) | 干重畝產* (kg/畝) | 2017年同地塊干重畝產**(kg/畝) | 增產率 (同比) | 增產率 (相比對照) |
聚合1號 | 0.85 | 830 | 976 | 841 | 765 | 10% | 48.6% |
農戶對照 | 0.94 | 618 | 657 | 566 | 625 | -9% | — |
(四)甘肅底肥系列試驗
2018年,在甘肅金昌、景泰等地開展了滴灌馬鈴薯底肥、胡蘿卜底肥、玉米底肥、小麥底肥試驗,以驗證添加14-65規格聚磷酸銨的各種底肥在不同作物上的應用效果。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。
表:甘肅試驗情況匯總
作物 | 試驗地塊 | 試驗處理 | 試驗結論 |
滴灌 馬鈴薯 | 甘肅金昌,3.6畝 | 常規底肥(11-23-16)+常規追肥; 川恒底肥(12-18-18)+常規追肥; | 相比對照施肥,川恒施肥的馬鈴薯地上部顯著增高,而膨大前期地下部相對較慢,后期快速生長,最終商品薯實收增產7%左右。 |
胡蘿卜 | 甘肅金昌,5.8畝 | 農戶常規施肥(某品牌15-15-15); 川恒底肥(12-18-18); | 相比對照施肥,川恒施肥商品胡蘿卜增產16%,商品率高4.8個百分點,畝增收620元以上。 |
玉米 | 甘肅景泰,2塊試驗田(分屬兩家農戶),分別約6畝和7畝。 | 農戶常規施肥(底肥DAP、15-15-15,追肥為尿素); 川恒底肥17-17-17 +尿素追肥; | 川恒施肥對玉米具有明顯的促進植株生長、增加穗粒數、提高百粒重的作用。畝實收增產200kg左右。 |
小麥 | 甘肅景泰,2塊試驗田(分屬兩家農戶),分別約5畝左右。 | 農戶常規施肥(底肥DAP、15-15-15,追肥為尿素); 川恒底肥17-17-17 +尿素追肥; | 相比對照施肥,川恒施肥的小麥莖稈更高大健壯、有效分蘗更多、產量潛力更大。畝實收增產100kg左右。 |
總體情況 | 川恒含APP的底肥效果在甘肅景泰和金昌兩地獲得了試驗農戶的認可,普遍認為作物長勢更旺、增產顯著。 |